歡迎光臨luck新利18網站!
誠信促進發展,實力鑄就品牌
服務熱線:

139 1260 9037

技術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技術文章 > 塑料熔融指數儀MFI流動速率儀的注意事項

塑料熔融指數儀MFI流動速率儀的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 2017-05-25  點擊次數: 3114次

luck新利18生產(chan) 銷售及售後服務

一、 工作原理 
  塑料熔體(ti) 在規定的溫度和負荷(壓力)作用下,10min通過標準口模的質量(g)稱為(wei) 該塑料的 熔體(ti) 流動速率 (MFR),測得結果表示為(wei) :g/10min。
  該項檢測常用於(yu) 衡量塑料在熔融狀態下的流動性和熔體(ti) 粘度的大小,以預測熱加工時流動的難易、充模速度的快慢等工藝問題。同時,由於(yu) 熔體(ti) 流動速率與(yu) 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高低有密切關(guan) 係,對於(yu) 相同分子結構的聚合物,熔體(ti) 流動速率越大,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越小,因此,熔體(ti) 流動速率還可以作為(wei) 製品選材或用材的參考依據,由方特科技提供。


二、 操作步驟 
  (1)將儀(yi) 器調至水平,清潔儀(yi) 器、工作台和工具。
  (2)開啟電源,一般指示燈亮,表示儀(yi) 器已接通電源。

表1    熔體(ti) 流動速率標準實驗條件


序號

標準口模內(nei) 徑/mm

口模係數/(g·mm2 )

試驗溫度/℃

負荷/kg

1

1.180

46.6

190

2.160

2

2.095

70

190

0.325

3

2.095

464

190

2.160

4

2.095

1073

190

5.000

5

2.095

2146

190

10.000

6

2.095

4635

190

21.600

7

2.095

1073

200

5.000

8

2.095

2146

200

10.000

9

2.095

2146

220

10.000

10

2.095

70

230

0.325

11

2.095

258

230

1.200

12

2.095

464

230

2.160

13

2.095

815

230

3.800

14

2.095

1073

230

5.000

15

2.095

70

275

0.325

16

2.095

258

300

1.200

  注:①料筒內(nei) 徑在9.5~10.0mm之間,負荷按下式計算:
  m=k.D2/d4  (1)
  式中m——負荷,g
  k——口模係數,g·mm2
  D——活塞頭直徑,mm
  d——標準口模直徑,mm
  ②有關(guan) 各種塑料的試驗條件按表1序號選用:
  聚乙烯  1,2,3,4,6
  聚甲醛  3
  聚苯乙烯  5,7,ll,13
  ABS  7,9
  聚丙烯  12,14
  聚碳酸酯  l 6
  聚丙烯酸酯  8,11,13
  纖維素酯  2,3
  聚酰胺  10,15
  (3)校正溫度。熔體(ti) 流動速率試驗,爐體(ti) 溫度設定和控製是通過旋動定值控製旋鈕來實現的。當加熱電流表有指示電流時,說明電爐正在加熱。一般控溫旋鈕以每周50℃設計,不在50整數倍處的用校正倍數微調。
  (4)裝入標準口模,插入活塞杆,此時溫度有所下降。待溫度回升到選定溫度並至少恒定15min才能加料試驗。
  (5)稱取試樣,每次加料量可根據預計熔體(ti) 流動速率範圍而定,參考表2。

表2  試樣加入量與(yu) 切樣時間間隔


流動速率/(g/10min)

試樣加入量/g

切樣時間間隔/s

0.1~0.5

3~4

120~250

>0.5~1.0

3~4

60~120

>1.0~3.5

4~5

30~60

>3.5~10

6~8

10~30

>10~25

6~8

5~10

  (6)將試樣從(cong) 漏鬥加入料筒,此時料筒溫度較高,加入時粒料容易粘附,操作必須快速利落,並必須不斷用活塞壓緊。標準方法中規定1min內(nei) 加完試樣,而後把活塞留在料筒內(nei) ,並根據選定的試驗條件加負荷。(如果試樣的流動速率高,則預熱時試樣損失大,這種情況預熱時可不加砝碼或少加砝碼,用4min預熱後再換成所需砝碼)。
  (7)試樣經4min預熱,達到規定的溫度,用手壓活塞,使其降至下環形標記距料筒口5~10mm為(wei) 止,這項操作不能超過1min。待活塞在負荷下降至其下環形標記與(yu) 料筒口平齊時,切除已流出的樣條。接著就按表2規定的切樣時間開始正式切取樣條,棄去含有氣泡或認為(wei) 有異常的樣條,至少保留連續切取的均勻的三個(ge) 樣條。當活塞下降至其上環形標記與(yu) 料筒口相平齊時,停止取樣。此項步驟注意如下問題:
  ①易氧化降解的試樣,在裝料前,須用氮氣吹掃料筒;
  ②熔體(ti) 流動速率在25g/10min以上者,可采用內(nei) 徑小的標準口模(直徑1.180mm);
  ③樣條長度要求控製在10~20mm之間,但長度服從(cong) 於(yu) 切樣時間。
  (8)樣條冷卻後,置於(yu) 天平上,分別稱量(至0.1mg)。若所切樣條中的重量zui大值和zui小值超過其平均值10%,試驗必須重做。
  (9)清理。每次試驗後,儀(yi) 器必須進行清理,擠出所有餘(yu) 料,拉出活動底板,用清料杆推出標準口模(由上往下),並趁熱用棉紗布擦試活塞料筒,用工具清理標準口模,直至清潔光亮。

三、注意事項
  (1)試樣形狀的選擇以均勻的容易滾動的小顆粒狀為(wei) 好,便於(yu) 從(cong) 漏鬥中迅速加入料筒,不易粘附在漏鬥口或料筒上方。
  (2)實驗前操作者必須十分熟悉儀(yi) 器溫度的監控和校正原理方法,正式試驗前要對儀(yi) 器的升溫和恒溫規律進行預測。
  (3)裝料時不能貪多,應少量快速進行,邊加邊壓,直到加完為(wei) 止。加料方式不當,操作不熟練是樣條產(chan) 生氣泡的原因之一。
  (4)樣條切刀的角度、彈性和與(yu) 出料口之間的距離要合適,這幾個(ge) 參數是保證順利切料的關(guan) 鍵。
  (5)實驗必須按標準條件進行,不同物料選定的溫度和負荷不同。
  (6)每次實驗結果,要趁熱清理活塞杆、料筒和標準口模,不能用硬度高的工具進行刮擦,以免擦傷(shang) 重要的表麵,清理時要戴上手套,以防燙傷(shang) 。
  (7)實驗過程中如有異常情況,報告中應作出說明。